中考复习-说明文阅读-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课文梳理
|
|
作者: 上传者:admin 日期:06-05-03 |
2006年中考语文总复习·说明文阅读·九(下)第五单元课文梳理
一、语文版说明文目录
七(下)第五单元(事物说明文)
17.苏州园林(叶圣陶) 18.桥梁远景图(茅以升)
19. *洲际导弹自述(朱毅麟) 20. *珍奇的稀有动物——针鼹(王晓雨)
八(上)第五单元(事理说明文)
17.花儿为什么这样红(贾祖璋) 18.雨林的毁灭——世界性灾难
19. *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20. *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(杨振宁)
九(下)第五单元(科普类文章)
17.笑(高士其) 18.南州六月荔枝丹(贾祖璋)
19. *善待家园(吴岗) 20. *龙永图趣说WTO(甘远志)
二、九(下)第五单元课文梳理
9-2-17《笑》
1.结构
第1~8段:从生理功能着手,阐述了笑对人的身体健康所起到的促进作用。
第9~22段:从哲学、教育学、心理学等方面讲笑的社会功能。
第23~29段:作者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对笑给予热烈讴歌,并表达了“让全人类都有笑意、笑容和笑声”的美好愿望。
2. 写作特点
本文虽是一篇科普文章,但极少使用专业术语,文字浅显易懂。文章多用短句,并构成多个排比句,读起来节奏明快,活泼有趣。尤其是文章最后,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,使文章亲切生动,富有感染力。
9-2-18《南州六月荔枝丹》
1.文章结构
第一部分(1~10),主要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特点。
第1段引述白居易《荔枝图序》引出说明对象。第2段到第5段,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。第6段到第10段,写荔枝的果实。从壳膜写起,写了果肉、贮运、核、花。
第二部分(11~14),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情况。先写荔枝的产地分布,次写有关荔枝的专著,再写荔枝的移植,最后写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。
2.理清说明顺序
本文是把荔枝作为水果来介绍的,按照从主到次,由表及里的顺序来写。课文主要介绍荔枝的生态特征,次要介绍生产情况。在介绍果实时,又根据它的结构特点,采用了由外到内,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:壳——膜——肉——核。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,又按照壳面构造——色泽——外形——大小、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。这样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,又说清了有关它的其他知识。
3.揣摩语言
(1)科学性:“现在科学发达,使荔枝北移,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”作者用推测语气,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。如果改成“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”,就变成了肯定语气,指将来必然产生这个事实。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本文语言准确、科学性强;再如“盛产荔枝的地区,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生产”,如果把“盛产”改为“能产”,就无形中扩大了荔枝的生产范围,不符合作者的语意表达;语言的准确还表现在确数、约数的运用上。该用确数决不用约数,如“一年开花两次”“大的重60克”;该用约数决不用确数,如“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”“重达四五十克”等。除了准确,本文语言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,那就是周密,合乎科学性。如“成熟的荔枝,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。”“荔枝的大小,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”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,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”,这一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既准确地写出了实际情况,又在数量、范围上加以限制,这样使语言更周密,更好地显示说明文的科学性。再如“荔枝晒干或烘干,肉就变成红褐色,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”“花分雌雄,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”“蔡谱不仅是我国,也是世界果树志中,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”,这三句中加粗的词语分别在程度上、数量上、时间上表示强调,十分准确。
(2)文学性:文章的题目“南州六月荔枝丹”,引用明朝陈辉《荔枝》诗中的句子,这七个字既点出荔枝的产地、果实、成熟的时间,又描摹了荔枝的主要特征之一:果实呈红色。引用古代诗歌中的名句,使标题具有文学情趣,符合科学小品的特点。如果改成《说荔枝》或《荔枝的生态和生产》,那就逊色多了;“飞焰欲横天”“红云几万重”分别出自郭明章《荔枝》诗、北宋邓肃的《看荔枝》诗,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荔枝绚丽的颜色;明代徐火勃有《咏荔枝膜》诗“盈盈荷瓣风前落,片片桃花雨后娇”,夸张地写出了吃毕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的情景;杜牧诗“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。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,嘲讽李、杨奢侈腐化的生活,作者引用此诗,说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;引用苏轼诗“罗浮山下四时春,卢橘杨梅次第新。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妨长作岭南人”,指出我们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,使其能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。
本文语言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用词准确、周密。文学性集中体现在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上,既使说明形象生动,又使文章诗意盎然。
9-2-19*《善待家园》
内容:导语中,作者对地质灾害作了简要介绍后,便以一组数字警示我们: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。
主体部分的第一节“珊瑚礁不仅仅是美丽的”,主要披露的是海南省文昌市80%的珊瑚礁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。第二节“大山是知恩图报的”,以北京延庆县两个山村的不同遭遇为例,说明了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。第三节“裸露的土地就像裸体的我们自己”,揭示了垦草种粮、过度放牧造成内蒙古草原大面积沙漠化,生态危机日益严重。
9-2-20*《龙永图趣说WTO》
1.内容:龙永图以形象生动的比喻,风趣幽默的语言,深入浅出,透辟深刻地解说了“入世”的重要意义,表现出他对有关政策的熟稔,也表现子他高超的语言技巧,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深深的爱国之情。
2.结构
第一部分:WTO与两个人打架。写中国加入WTO有利于解决贸易摩擦和纠纷。
第二部分:WTO现篮球比赛。写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加入世界经济主流中,那么道德就要遵守国际通行的规则。
第三部分:WTO与卖菜小贩。继续谈遵守规则的必要性。
第四部分:WTO与小孩冲马桶。树立规则意识在中国是长期的任务。
第五部分:WTO与打工仔。为了明天当老板,今天先做打工仔。
| |
|
*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。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 *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,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,下载不成功时,请一直重试下载,如果一直不成功,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,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,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!
|
|
|
|
|